成語名字:
續鳧斷鶴
成語發音:
xù fú duàn hè
成語繁體:
續鳬斷鶴
感情色彩:
貶義
產生年代:
古代
近義詞:
成語出處:
《莊子 駢拇》:“長者不為有余,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
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比喻行事違反自然規律
成語例句:
續鳧斷鶴,截足以適履,猶以為工未至也,如是則寧復有詩哉?★清錢謙益《題》
成語故事:
傳說古代有個愚蠢而善良的人看到郊外一群群野鴨子和白鶴在水里啄食嬉戲。他發現鶴腿長,野鴨的腳桿很短。他想這樣一起走路不路不方便,就把他們捉來,砍下鶴的一截腿桿接到野鴨的腳上,這樣他們都不能走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