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成語發音:
qián shì bù wàng,hòu shì zhī shī
成語繁體: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常用程度:
常用
產生年代:
古代
近義詞: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
反義詞:
掉了瘡疤忘了痛
成語出處:
西漢 劉向《戰國策 趙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用于人
成語例句: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衡傳》:“奢淫諂慢,鮮不夷戮,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也。”
成語故事:
戰國初,晉國大臣智伯掌握了大權,他派人向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索要土地。趙襄子拒絕,智伯聯合魏、韓出兵圍困趙,趙派謀士張孟談去游說魏、韓,他們三家聯合消滅了智伯,要封賞張孟談,張不要并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