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欺軟怕硬
成語發音:
qī ruǎn pà yìng
成語繁體:
欺軟怕硬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產生年代:
古代
近義詞:
重富欺貧 厚此薄彼
成語出處:
元 關漢卿《竇娥冤》三:“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例句:
不公道,欺軟怕硬!有好差事派了別人;這樣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宋襄公很想學齊桓公那樣成為諸侯霸王,先是扶植公子昭回國即位成齊孝公,然后召集曹等小國在宋國開會,殺掉公子子則,請出楚成王召集其他諸侯在宋國開衣裳之會。在會上楚成王憑著自己的武力當上霸主,欺軟怕硬的宋襄公自認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