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目無全牛
成語發音:
mù wú quán niú
成語繁體:
目無全牛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褒義
產生年代:
古代
近義詞:
成語故事:目無全牛的典故
成語出處:
先秦 莊周《莊子 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成語例句:
謝覺哉《不惑集·目無全牛》:“我們稱贊人會辦事,常說他‘目無全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