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迷離惝恍
成語發(fā)音:
mí lí chǎng huǎng
成語繁體:
迷離惝怳
常用程度:
常用
產(chǎn)生年代:
近代
近義詞:
模糊不清
成語出處:
清 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 槐西雜志三》:“惟留二百余金,恰足兩月余酒食費(fèi),一家迷離惝恍,如夢乍回。”
成語用法:
聯(lián)合式;作狀語、定語;形容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成語例句:
朱自清《白馬湖》:“船上望別的村莊,像是蜃樓海市,浮在水上,迷離惝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