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病入膏肓
成語發音:
bìng rù gāo huāng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產生年代:
古代
近義詞:
成語故事:病入膏肓和濫竽充數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年》:“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用于事物或人
成語例句:
吾觀劉琦過于酒色,病入膏肓,今見面黃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