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口燥唇干
成語發音:
kǒu zào chún gān
成語繁體:
口燥脣干
產生年代:
古代
近義詞:
成語出處: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相和歌辭十一 善哉行》:“來日大難,口燥唇干。今日相樂,皆當喜歡。”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口渴、焦灼或說話過多
成語例句:
袁靜《伏虎記》第二回:“指導員跟他平心靜氣地講道理,講得口燥唇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