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口不應心
成語發音:
kǒu bù yìng xīn
成語繁體:
口不應心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產生年代:
古代
反義詞:
言出必行 言行一致
成語出處: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八卷:“官人,你昨夜恁般說,卻又口不應心,做下那事!”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成語例句:
你答應了不賣書,怎么又口不應心,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