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焦頭爛額
成語發(fā)音:
jiāo tóu làn é
成語繁體:
焦頭爛額
常用程度:
常用
產(chǎn)生年代:
古代
近義詞:
反義詞: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令論功而清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
成語用法:
聯(lián)合式;作謂語、賓語、補語;比喻非常狼狽窘迫
成語例句:
殯焰飛騰,眾水手被火燒得焦頭爛額。(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六回)
成語故事:
漢朝時期,漢宣帝重用霍光,不聽徐福的限制霍光的勸諫。霍光的子孫圖謀造反被宣帝鎮(zhèn)壓,宣帝獎賞那些有功人員,唯獨不賞徐福。于是有人上書講述曲突徙薪的故事,講主人款待那些焦頭爛額的救火人而忘記提出改正意見的人,宣帝立即重賞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