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的食文化》閱讀題
⑴中國食文化與中國傳統美學的關系淵源流長,傳統審美思想滲透到食文化的整個領域。
中國飲食早已超越了維持生存的作用,不僅是為獲得肉體存在的需要,而且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快感的需求,它如同繪畫、音樂一樣有著豐富多樣的形式,以及優雅的和諧美和深厚的審美意境。
⑵“美”在中國傳統藝術語言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美”字的形成與食文化也有內在聯系。許慎的《說文解字》,對于“美”字采用了“羊大為美”的說法。從人類審美意識的歷史發展來看,人類對于美的感受是與味、聲、色所引起的感官上的快感分不開的,二者都有屬于自然感受的愉悅。美食所帶來的味覺的快感中已蘊含了美感萌芽。羊作為六畜之一,主要是食用,也是美味的象征。“羊大為美”體現了中華民族對于美的最原始的理解。也有許多文學藝術作品將‘味覺’與藝術鑒賞相聯系。如蘇軾:“咸酸殺眾好,中有至味永”。人們也常用“余香滿口”形容優美的詩句,用“秀色可餐”來形容姑娘的美貌等等。
⑶和諧觀作為中國傳統辯證的思維方式,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審美根基。古人云“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和”字從“禾”從“口”。“以和為美”的傳統審美觀念同樣對中國食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國傳統烹飪處處力求達到和諧的境地。《周禮》中所說的“割烹煎和”,認為“和”是貫穿烹飪全部過程的。西周史伯提出了“五味以調口”,他認為“故先王以土與金木火雜,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調口——聲一無聽,物一無聞,味一無味”。春秋時的晏嬰也提出“和如美羹”,用美羹來說明君臣和諧的道理。其實,以和為美不但要求味覺感官上的和諧,而且也與身體健康相統一。早在先秦時期,中國人就已認識到攝取食物時偏好某一種味道或攝食過多均會引起疾病。《周禮·天官》講到:“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調以滑甘。”只有每天攝入的食物與自然氣候相調和,才能有健康的身體。
⑷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菜肴與食器搭配生動地體現了“以和為美” 的審美觀念。首先,人們很注重菜肴與食器在色彩上的對比統一的關系。如將嫩黃色的蛋羹盛在綠色的蓮瓣碗中,色彩格外清麗,產生了清爽悅目的藝術效果。還有,在紋飾上食的料形與器的圖案也要求相得益彰。根據菜肴掌故選用圖案與其內容相稱的器皿,如中國名菜“貴妃雞”盛在飾有仙女拂袖起舞的圖案的蓮花碗中,會使人很自然地聯想到善舞的楊貴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次之,菜肴與器皿在形態上體現了和諧的追求。如人們把八珍湯盛在水晶碗里,湯色瑩澈見底,透過碗腹,各色八珍清晰可辨,使其增色不少。
⑸意境美是中華民族在長期藝術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審美境界。中國食文化同樣具有蘊藉雋永,余味無窮的意境美。中國菜講究色、香、味俱全。人們同樣重視菜的視覺形象所帶來的優美意境,來滿足人們精神上的快感和對現實生活的體味和享受。許多菜不但味美,而且通過精美的造型和色彩創造意境,構成一種內在的含蓄的美感。比如《輞川圖》是唐代詩人和畫家王維的作品,被當時的美食家吸收做成了《輞川圖》小樣的拼盤。再如,在民間,各種歲時節令人們會做面塑禮花蒸制、供奉、食用,如過年的“如意年糕”,婚禮上的“鴛鴦餅”等,來祈求幸福,平安。藝人們用大紅、大綠等高純度色彩,自然隨意地涂出歡快、熱烈的氣氛。不但用筆潑辣帥氣,無拘無束,同時造型生動,圓實樸厚,表現了勞動人民自然質樸的審美意境。中華美食不但注重口味,而且構思立意獨特,意味深長,注重所帶來的意境。現代許多菜名多以寫意手法命名,用字典雅瑰麗,含意雋永深遠,充滿了詩情畫意。
(6)中國食文化歷史悠遠,名聲遠揚。《易經》講:“形面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從中國飲食這一有形的物,正反映出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格局,體現了華夏民族的文明形態,這一無形的道。
1.根據上下文意思,在第⑴段劃線處應填入的關聯詞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因為 B.所以 C.那么 D.況且
2.文中通過對“美”與“和”的解字說明 (2分)
3.根據文意,“和諧美”在中國食文化中具體表現為:(3分)
① ② ③
4.下列對文章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對美的感受和味覺之美都發乎自然。
B.第⑵段中“余香滿口”和“秀色可餐”表現味覺與美的欣賞之間的關系。
C.第⑷段從兩個層次說明了美食與美器的關系。
D.第⑸段中舉《輞川圖》和民間的面塑禮花蒸制之例,體現了舉例層次的多樣性。
5.第(6)段中“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其中的“道”的“形而上”在中國食文化
上體現在 (2分)
6.根據第⑸段“現代許多菜名多以寫意手法命名,用字典雅瑰麗,含意雋永深遠,充滿了詩情
畫意”句,在下列菜名中選擇一個加以鑒賞。(4分)
霸王別姬(鱉與烏骨雞同烹) 踏雪尋梅(白蘿卜絲上點綴紅辣椒)
花好月圓(蝦仁鴿蛋) 龍鳳呈祥(雞與蛇同烹)
荷塘月色(荷蘭豆、黑木耳、胡蘿卜等色澤鮮艷的配料作底,上置鵪鶉蛋)
參考答案:
1.A(2分) 2.美的形成和中國食文化有著密切的關系。(2分)
3.①味道要豐富調和。②食味要和身體健康相統一。③美食要和美器相映襯。(3分) 4.C(3分)
5.中華民族的審美格局,體現了華夏民族的文明形態。(2分)
6.(菜名及解釋1分,鑒賞,說明好在哪里3分。)(4分)
【《中國的食文化》閱讀題】相關文章:
關于中國飲食文化的對聯10-26
《麋鹿》閱讀題01-17
《山民》 閱讀題01-15
閱讀題:天窗01-24
《童趣》閱讀題01-15
《客》閱讀題11-08
《竺可楨》閱讀題12-09
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特色12-05
熊貓與山民的閱讀題08-20
《紙上故鄉》閱讀題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