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初二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時間:2023-07-25 17:35:19 賽賽 語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二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在整個中考語文卷面分中閱讀理解題型分值占比比較高,所以如果掌握了閱讀理解解題技巧,能讓語文整體成績提高不少。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初二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二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基礎知識:

  1.景物描寫的作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表現人物的品質,襯托中心意思

  2.運用描寫方法的作用: 表現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題

  3.文章題目的作用: 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

  4. 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

  1)、這種題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從另個層面上來說,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關語句,所以你首先應該找出原文中的相關語句;

  2)、現在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將原文中的語句變成自己的話,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適用于原文相關句子較長的情況;

  ②翻譯句子法,適用于文言文語段;

  ③解釋重點詞法,適用于原文語句中有生僻詞;

  ④變換句式法,適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問、設問、反問的語意未能完全明確的句子,而題目又要求作出明確表達的情況。

  5.中間句、段的作用: 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6.結尾議論性句子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

  7.寫作人稱的好處:

  第一人稱,真實可信; 第二人稱,親切自然

  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8. 容易弄錯的術語:

  (1)表達技巧 = 藝術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

  (2)表達方式 = 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3)表現手法 = 象征、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4)修辭手法 = 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反問、設問、引用、反復……

  (5)語言特點 = 通俗易懂/ 嚴謹/ 優美、生動、鮮明/ 充滿感情色彩(常與修辭手法合用)

  9.在哪兒找線索:

  標題;反復出現的某個詞語或某個事物;抒情議論句

  10. 引號的作用:

  表引用(引用人物對話、詩文句等); 表特定稱謂(特殊含義);表否定、反語、諷刺等意味; 表強調。

  記敘文閱讀:

  一、記敘文基礎知識:

  (一)記敘線索的形式:實物;人物;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地點變換;中心事件

  (二)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記敘文的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三)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

  1)環境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二、語段閱讀題答題總原則:

  1、快速瀏覽全篇文章。

  答題前應快速瀏覽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事件、結果。可適當做標記

  2、帶著問題讀文章的相應段落。

  注意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意思,找出中心句、主旨句。

  開頭、結尾、過渡句段、修辭句、抒情議論句畫上角標記號。

  注意從題干中找出答題關鍵點,帶著問題讀文中相應段落。

  3、答題。

  具體題目涉及到相關段落,要對這些段落反復研讀;如涉及全篇,則要再讀全文。

  運用下文常見答題技巧回答;如無法判斷,可摘抄文段原文原句。

  字跡工整,卷面干凈;可用①②③等序號對答案進行標注。

  二、常見題型答題技巧

  (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也就是說一定要結合具體語境來考慮。

  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記敘文、小說),埋下伏筆(記敘文、小說),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

  2、文中:承上啟下(過渡句);總領下文;總結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

  答題格式:這句話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

  表現了 的特點(使語言更加 ),

  表達了 的感情(反映了 的形象)。

  (二)修辭手法的作用:

  可以從2個方面談

  :(1)它本身的作用;

  (2)結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

  答題格式:運用 的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 的 特點。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

  答題格式:運用排比的手法,強調了 的語氣。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

  答題格式:使用設問,引起讀者對 的注意和思考。

  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了 突出了 。

  5、反復:強調了 加強了語氣。

  (三)根據閱讀短文的感受談自己的看法或體會:

  1、用第一人稱;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答題格式:我認為(覺得) 。因為 。

  (四)某句話中某個詞換成另一個行嗎?為什么?

  動詞:不行。因為該詞準確生動具體地寫出了……

  形容詞:不行。因為該詞生動形象地描寫了……

  副詞(如都、大都、非、只有等):

  不行。因為該詞準確地說明了……的情況(表程度,表限制,表時間,表范圍等),換了后就變成……,與事實不符。

  (五)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里、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系;(3)這些詞是遞進關系,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六)提煉中心、主題:

  注意體會本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蘊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一些常用詞語,如概括主要內容一般用:本文記敘了……,描寫了……,介紹了……,通過……,等等;如概括寫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達……抒發……贊美……歌頌……揭露……鞭撻……諷刺……說明……揭示……反映……等

  初中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1、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這種類型的題目,我們首先要看一看這一句用了那種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特別是描寫中又分為人物描寫、景物描寫和帶綜合性的場面描寫。而人物描寫還可細分為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肖像描寫和細節描寫,描寫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動、形象、感人。抒情的運用,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話故事、民間傳說以及自然界當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寫內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讀者的興趣。

  2、文中某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有很多,常用的有8種,比喻、比擬、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擬人、夸張、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奧的道理淺顯化,幫人加深體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體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鮮明的印象。擬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讀者不僅對所表達的事物產生鮮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對該事物的強烈感情,運用擬人表現喜愛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親切自然;表現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寫得丑態畢露,給人以強烈的厭惡感。夸張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現作者對事物的鮮明的感情態度,從而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通過對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們豐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達強烈奔放的情感,增強語言的氣勢;是提高表達效果的重要環節。還有疊詞、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節奏感,具有音韻美,讀起來朗朗上口。

  一種修辭用的比較多的就是引用,有時閱讀理解中會有引用的詩句、名人故事、還有名人語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關內容,問題會有“文章中引用的內容有什么作用?”

  總結:同學們可要記住了,做題時切不可按部就班,先做容易的做題。

  初二閱讀理解答題技巧

  第一步,通讀全篇,大致了解。

  第一遍先整體粗略閱讀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大意即可,做到心中有數。那么我們要大致了解文章的哪些東西呢?

  1、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哪些人?什么事?什么景?什么物?什么話題?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你是怎么看的?

  2、了解文章的大致結構,主要思路。了解文章敘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記敘的人物、事情、時間、地點是什么)? 作者的情感變化是怎樣的? 材料有哪些?是怎樣安排的?文章是怎樣過渡的?弄清文章的線索、順序、層次等。

  3、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主旨。注意事項:用以下幾種方法可以達到上面的目的:

  一、抓住文章中關鍵的詞句。

  文章中關鍵的詞句:標題、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中心句、警句、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句、議論句、反復出現的詞句、重點關聯詞(如段落開頭的詞:不但……而且……

  因為 何況 但是 然而

  因此)等等,應特別注意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為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注意文章的主旨往往就隱藏在這些句子里。有的散文采用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相當隱晦,我們也能從這些詞句中找到蛛絲馬跡。

  二、弄清文章的結構。

  從結構形式入手比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也就是說,把結構層次弄清了,也就比較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從這一點來講,弄清結構是記敘文閱讀的基礎。

  弄清記敘文的結構,可從下面幾方面進行。

  ( l )找出文章的線索。記敘文的線索形式有:以時空轉移為線索,以一人、一事、一物為線索。

  閱讀文章要設法找出文章的線索,就能沿著它弄清段落層次結構。

  ( 2 )明確文章的順序。記敘的順序,要求我們掌握順敘、倒敘和插敘三種順序方法。

  順敘,指記敘的時候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寫。如《皇帝的新裝》。倒敘,指記敘的時候把后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把先發生的事情寫在后面。插敘:如《羚羊木雕》

  閱讀時,注意倒敘、插敘的起止點,對找出記敘的線索,把握文章的結構將有所幫助。

  ( 3 )理清文章的層次。理清文章的層次是弄清文章結構的重要一環。

  ( 4 )把握文章的詳略。文章在選擇和使用材料時要有主有次,有詳有略。

  第二步,審清題意,回讀原文。

  在對文章有了整體把握后,我們再仔細閱讀題干,找出每一題的出題點,回讀原文,將題干和文章對應起來,那么回讀原文的方法和步驟是什么呢?

  1、找準了原文中對應題目的相關區域。看題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區域,和哪些語句有關。

  2、聯系上下文,抓住關鍵詞句。只要找準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認真揣摩上下文意,就能準確抓住關鍵詞句,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3、分析綜合,順藤摘瓜。結合試題(順藤)找到相關的關鍵段、句,深入理解文章,分析綜合,歸納出答案(摘瓜)。

  第三步,理清要點,認真答題。

  1、引用原文。題目要求引用原文答題的,直接找出答案認真的寫上。

  2、抓住對應的關鍵詞句。沒有明確要求引用原文答題的,不能機械地照抄原文的句子。一般來說,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關鍵詞語、句子就在原文中,我們應抓住這些重要的詞句,進行有效的提取、剪輯、概括、重組、歸納。

  3、組織好語言作答。先根據分值理清好答幾個要點,再作答。答題時要緊扣題意,盡量包含文中對應的關鍵詞句,選用恰當的句式,選取適宜的角度作回答,即如何問就如何答,按照題干要求將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進行排列組合,使所答充分、到位、準確、有條理。但還有一些題目無法用簡單的重組文章語言的方法來回答,那就需要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組織起來進行表述。

  4、還有一些題目是以選擇題形式出現,所以我們要了解這類題錯誤選項設置的規律(如斷章取義、偷換概念、范圍不清、無中生有、強加因果、偶然必然已然未然有意混淆),把選項和原文中的相關語句進行一對一的比較,做出準確的判斷和選擇即可。

【初二閱讀理解答題技巧】相關文章:

閱讀理解評價分析類答題技巧11-07

不同文體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10-12

說明文的閱讀理解考點及答題技巧歸納04-25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有哪些11-12

四年級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03-27

中考語文議論文閱讀理解題答題技巧09-05

中考議論文閱讀理解考點及答題技巧整理03-30

高考語文議論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03-10

閱讀題答題技巧05-2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动漫卡通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站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天堂 | 最新久久激情免费视频 | 亚洲人在线68影院 | 欧美日韩天堂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