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進(jìn)校園詩句
金竹千年不變節(jié),云松萬年不彎腰。
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而貴。
志不可無,傲不可有,財不可貪,欲不可縱。
納諫求賢,有容乃大;激濁揚清,無欲則剛。
松竹梅,歲寒三友;廉正清,為官三要。
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大節(jié)不可失,小節(jié)不可縱。
心無私欲,自然會剛;人無邪念,自然公正。
位卑未泯濟(jì)民志,權(quán)重不移公仆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所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
君子先擇而后交,小人先效而后擇。
不作大官做大事,芳名千古永不朽。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人生的意義在于付出而不是索取。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毛毛細(xì)雨濕衣裳,點點私心毀名節(jié)。
以史為鑒知興衰,以人為鏡明得失。
甘守清廉報家國,不為貪臟羞兒孫。
儉以廉為本,奢為貪之源,戒之,慎之。
草生峰不顯偉岸,松長谷底不失高節(jié)。
貪似火,無制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
為人要勤奮,為民要服務(wù),為黨要貢獻(xiàn),為官要廉政
心為公自會寵辱不驚,兩袖清風(fēng)始能正氣凜然
公仆銘胸,常聞警鐘;清廉舒坦,敬業(yè)從容。
正直坦蕩,表里如一。
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樂自清中出,煩自貪里來。
名節(jié)重于泰山,利欲輕于鴻毛。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莫以廉小而不為,莫以貪小而為之。
扣錯第一顆紐扣將一錯到底,擋住第一次誘惑將一路順風(fēng)。
不為富貴涉貪路,寧守清貧養(yǎng)廉名。
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
守得清廉勝似富。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廉政文化進(jìn)校園小故事
陶母退魚
晉代名臣陶侃年輕時曾任潯陽縣吏。一次,他派人給母親送了一罐腌制好 的魚。他母親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動退回給他,并寫信給他說:“你身為縣吏,用公家的 物品送給我,不但對我沒任何好處,反而增添了我的擔(dān)憂。”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
吳隱之不懼飲貪泉
晉代人吳隱之任廣州太守,在廣州城外,見一池泉水名“貪泉” 。當(dāng)?shù)貍髡f飲了貪泉之水,便會貪婪成性。他信這些,照飲不誤,飲后還寫了一首詩:“古 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dāng)不易心。”他在任期間,果然廉潔自律,堅持了 自己的操守。
一貧如此
南宋大臣張浚因與奸相秦檜政見不和,被貶往湖南零陵做地方官。他出發(fā)時,帶了幾箱書隨行,有人誣告他與亂黨有關(guān)系,結(jié)果被高宗檢查書信和破舊衣物,高宗嘆息道:“想不到張浚貧守到如此地步!”很可憐他,于是派人騎快馬追上張浚,賞賜他黃金三百兩。
兩袖清風(fēng)的于謙
明朝名臣于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dāng)?shù)氐慕伵痢⒛⒐健⒕香等土特產(chǎn)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fēng)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不私一錢
明朝時,嘉興知府楊繼宗清廉自守,深得民心。一次,一名太監(jiān)經(jīng)過這里,向他索要賄賂,他打開府庫,說:“錢都在這兒,隨你來拿,不過你要給我領(lǐng)取庫金的官府印券。”太監(jiān)怏怏走了,回京后,在明英宗面前中傷他。英宗問道:“你說的莫非是不私一 錢的太守楊繼宗嗎?”太監(jiān)聽后,再也不敢說楊繼宗的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