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五年級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備課時的思考比較淺顯:想緊扣一個關鍵句進行生發探究,習得言語,熏陶思想。對于關鍵句的選擇舉棋不定,“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變化是有的,但美麗并沒有改變”等句子都覺得很重要,但真正操作起來,似乎又不能得心應手。估計學情,初讀課文后學生對口號似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最有印象,這也是本文所要傳達的一種美好境界,于是決定就這個句子組織探究學習。課后,同年級組老師笑說:今天的課你的底氣最不足。一語道中心坎!課前心存眾多疑問,課堂又怎能大氣自如!
根據張老師的建議,本課可作如下設計:文章在娓娓敘述中向我們呈現了三個清晰的畫面: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再次來到德國,依然見到了美麗的景象。初讀課文,引導學生過電影般理清三個片段,整體感知課文。然后進行第3自然段的重點學習,反復朗讀,凸顯畫面,感受奇麗景象,體會愉悅心情,從而帶動2、4自然段,上掛下聯,品讀“莞爾一笑”和“美麗”的內涵,在滾動式教學過程中領略題目所要表達的意思,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美好境界。最后體會文章的寫作特點,感受其獨特的表達視角。
以上設計啟示:高年級語文教學要重視謀篇布局,不能只抓細節零碎而忽視文本整體。對照我的課堂,在這點上,我又栽了。
通過畫面呈現便可感知全文,是了解散文主要內容的有效手段之一。我置整體感知于一邊,旁敲邊打零散句段,使得學習失卻整體性。
體會“莞爾一笑”一詞所包含的'意味中,我本想通過引導學生想象女房東與花兒的對話,感受人們為別人著想的心境,可學生的表達特顯幼稚、單一。難怪,這種意味只有在學生通過反復朗讀大街上那奇麗的景象,真切感受到這一片美麗是因為家家戶戶養花都是給別人看的所帶來的之后,才能明白其中所蘊含的那份
淡定自若、理所當然和一顆為別人著想的心……
在感受大街上奇麗的景象一段的教學中,我緊抓“花團錦簇”“姹紫嫣紅”不放,非在這兩個一讀就懂的詞語上大做文章,使得學生絞盡腦汁也只能感受到花的多和美,僅此干癟兩字而已。
幾個段落的教學,按部就班,腳步沉重,使得課堂毫無生氣……
哎,靈動的高年級課堂,追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