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螳螂捕蟬》教學反思300字
小學語文《螳螂捕蟬》是一篇古文寓言故事。文章主要寫了:吳王想要攻打楚國,想法已定,不容更改,一年輕人出于對國家利益的考慮,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故事使吳王放棄了攻打楚國的想法。文章情節簡單,寓意深刻。
在備課過程中,我考慮到學習古詩文與現代文的不同,因此在課上先講述了學期古詩文要注意的幾點要求,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會感到生疏。
在備課過程中,我還考慮到螳螂捕蟬與打仗的聯系,如果老師只運用語言去描述,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于是我出示了一張地形圖,使學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兩者之間的關系,明白了文章要說明的道理:考慮問題要周全,同時也使文章主要人物(年輕人)的特點:機智、勇敢、以國家利益為重出現在學生的眼前。文章的重難點得到解決。
在講課過程中我還注重朗讀的指導,教給學生朗讀古詩文的方法,并運用多種方法讀課文,從而激發學生朗讀古文的興趣。
【語文《螳螂捕蟬》教學反思300字】相關文章:
螳螂捕蟬語文教學反思02-01
《螳螂捕蟬》的語文教學反思01-22
語文課文《螳螂捕蟬》教學反思(通用8篇)11-10
小學語文《螳螂捕蟬》教后反思01-30
語文《趕海》教學反思01-29
語文輔導教學反思02-06
語文gkh教學反思02-02
語文《翠鳥》教學反思04-29
語文教學反思05-14
語文復習教學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