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閱讀理解曹劌論戰(zhàn)

時間:2022-09-20 20:38:40 語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閱讀理解曹劌論戰(zhàn)

閱讀理解曹劌論戰(zhàn)1

  閱讀下面文言文段,按要求回答問題(每題3分,共9分)

閱讀理解曹劌論戰(zhàn)

  【甲文】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文】

  濠州定遠縣一弓手,善用矛,遠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擊刺,常蔑視官軍,唯與此弓手不相下,曰:“見必與之決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適值偷在市飲酒,勢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觀者如堵墻。久之,各未能進。弓手者忽謂偷曰:“尉至矣,我與汝皆健者,汝敢與我尉馬前決生死乎?”偷曰:“諾。”弓手應(yīng)聲刺之一舉而斃蓋乘隙也。

  【注釋】①濠州定遠縣:地名,今屬安徽。②弓手:又稱弓兵,宋代地方治安軍之一。③村步:村埠頭。步,通“埠”,碼頭。④尉:指縣尉,維持本縣治安。

  10.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公與之乘 弓手應(yīng)聲刺之

  B.遠近皆服其能 其真無馬耶

  C.學(xué)而不思則罔 遂曳矛而斗

  D.見必與之決生死 輕寡人與

  11.下列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齊人三鼓(鼓:擊鼓) B.公將馳之(馳:奔跑)

  C.遠近皆服其能(服:佩服) D.適值偷在市飲酒(適:恰好)

  1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公將鼓之”“公將馳之”,說明了魯莊公的急躁冒進;兩個“未可”、兩個“可矣”,則表現(xiàn)了曹劌的'深謀遠慮,胸有成竹。

  B.乙文“弓手應(yīng)聲刺之/一舉而斃/蓋乘隙也”這句話的節(jié)奏劃分是正確的。

  C.甲、乙兩文主人公都善于把握戰(zhàn)機,從而一舉取得勝利。

  D.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側(cè)面描寫來表現(xiàn)主人公機智勇敢的性格特點。

  13.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②汝敢與我尉馬前決生死乎?

  參考答案:

  10.A 11.B 12.D

  13.①第一次擊鼓能振奮士氣,第二次擊鼓時士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時士氣就衰竭了。(2分)②你敢和我在縣尉的馬前決一生死嗎?(2分)

閱讀理解曹劌論戰(zhàn)2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③而去之。諜④出曰:“原不過一二日矣!” 軍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門⑦,而原請降。 (《國語?文公伐原》)

  【注釋】①原:原國,姬姓小國。②令:限令。③疏軍:撤兵。疏,散、撒。④諜:刺探軍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護,即賴以生存。⑦孟門:原國地名。

  1.文段理解。

  (1)【甲】文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在對話中,曹劌的“__________”和魯莊公的“__________”都得到了鮮明的再現(xiàn)。(用文中的詞語作答)

  (2)【甲】【乙】兩文都是寫戰(zhàn)爭的,但從戰(zhàn)爭階段的角度來看有所不同,【甲】文寫的'是__________,【乙】文寫的是__________。

  (3)【甲】【乙】兩文都強調(diào)政治上是取得戰(zhàn)爭勝利的重要條件,文中都有反映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畫線句,【乙】文中的“__________”這一句。

  2.齊魯長勺之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zhàn)例之一,結(jié)合課外積累,你能再舉出兩個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嗎?

  我的積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遠謀 ; 鄙

  (2)戰(zhàn)前準(zhǔn)備(或:戰(zhàn)前謀劃、條件準(zhǔn)備);戰(zhàn)爭過程(或:戰(zhàn)爭經(jīng)過及結(jié)果)

  (3)取信于民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

  2.巨鹿之戰(zhàn)、馬陵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官渡之戰(zhàn)。

閱讀理解曹劌論戰(zhàn)3

  【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耒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F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趙將廉頗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一日,會匈奴大入塞,故事⑦虜③人過五千,移文④旁郡。吏欲傳檄⑤求救,范不聽,自率士卒拒之。虜眾盛而范兵不敵。會日暮,令軍士各交縛⑥兩炬三頭熱火⑦,營中星列⑥。虜遙望火多,謂漢兵救至,大驚。待旦⑨將退,范乃令軍中褥食⑩,晨往赴之。俄而,斬首數(shù)百級,虜自相踐踏,死者千余人。虜由此不敢復(fù)向云中。

  【注】①廉范:廉頗的后代。②故事:按舊例。③虜:敵人。④移文:發(fā)文書。⑤傳檄:發(fā)出緊急公文。⑥交縛:交叉縛扎。⑦熱火:點火。⑧星列:像星星一樣布滿。⑨待旦:等到天亮。⑩褥食:在睡墊上把早飯吃了。

  1、解釋下面句中加粗的字。

  (1)望其旗靡:_______________

  (2)會匈奴大入塞:___________

  (3)范兵不敵:_______________

  (4)公將鼓之:_______________

  2、用“/”畫出下面這句話的朗讀停頓。

  虜 眾 盛 而 范 兵 不 敵。

  3、翻譯句子。

  吏欲傳檄求救,范不聽,自率士卒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劌、廉范這兩位軍事家指揮作戰(zhàn)時,既能做到_____________,又能做到膽大而心細,因此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

  參考答案:

  1、(1)倒下(2)正遇上(3)抵擋(4)擊鼓

  2、虜眾盛/而范兵不敵。

  3、吏想發(fā)緊急公文向旁邊的郡縣求救,廉范不肯,親自率領(lǐng)士兵抵抗。

  4、知己知彼(或抓住戰(zhàn)機)

閱讀理解曹劌論戰(zhàn)4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詞的`意思。

  (1)弗敢加也 加:________

  (2)望其旗靡 靡: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語句。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翻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魯莊公的答復(fù)中最符合曹劌“取信于民”思想的句子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虛報。(2)倒下。

  2.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氣減弱,第三次擊鼓士氣就枯竭了。(意對即可)

  3.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閱讀理解曹劌論戰(zhàn)5

  (一)閱讀下面文段,完成5—9題。(15分)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⑴。宋人既成列⑵,楚人未既⑶濟。司馬⑷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公曰:“不可。”既濟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陳⑸而后擊之,宋師敗績。公傷股,門官⑹殲焉。 國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⑺傷,不禽二毛⑻。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馀⑼,不鼓不成列。”

  (選自《子魚論戰(zhàn)》)

  【注釋】⑴宋公:宋襄公。泓:泓水,河名。 ⑵成列:指擺好陣勢。 ⑶既:盡,全部。 ⑷司馬:官名,指子魚。 ⑸陳:同“陣”,指擺好陣勢。 ⑹門官:國君的衛(wèi)士。 ⑺重(chónɡ):重復(fù),再次。⑻二毛:頭發(fā)斑白的人。⑼亡國之馀:亡國者的后代。

  5.請用“/”給下面兩個句子標(biāo)出朗讀停頓。(每句只劃一處)(2分)

  ⑴下 視 其 轍 ⑵宋 公 及 楚 人 戰(zhàn) 于 弘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分)

  ⑴神弗福也 福:__________ ⑵公傷股,門官殲焉 股:__________

  7.翻譯下面兩個句子。(4分)

  ⑴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彼眾和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理解文段內(nèi)容,然后用原句回答。(3分)

  ⑴[甲]文曹劌“請見”的'原因是_________,他認為“可以一戰(zhàn)”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

  ⑵[乙]文子魚認為發(fā)動進攻的有利時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從選段文字看,長勺之戰(zhàn)和泓水之戰(zhàn)為什么會產(chǎn)生不同的結(jié)局?(4分)

  參考答案:

  5. ⑴下/視其轍 ⑵宋公及楚人/戰(zhàn)于泓

  6. ⑴賜福,保佑。⑵大腿。

  7. 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弄清楚,也一定會根據(jù)實情來處理。

  ⑵敵人多我方人少,乘他們還沒有完全渡過泓水,請下令出擊。

  8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⑵及其未既濟

  9.長勺之戰(zhàn)魯莊公取信于民且善于聽取曹劌的建議,戰(zhàn)爭中善于抓住戰(zhàn)機,因此取勝;泓水之戰(zhàn)宋公不能聽取子魚的意見,固執(zhí)己見,不能抓住戰(zhàn)機,因此失敗。

閱讀理解曹劌論戰(zhàn)6

  (甲)閱讀《曹劌論戰(zhàn)》,回答問題。(2分)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 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1.本文選自《左傳》或《左傳·莊公十年》,相傳作者是左丘明 。(1分)

  2.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小信未孚(使人信服 ) ②小大之獄(案件)

  ③公將鼓之(擊鼓進軍) ④望其旗靡(倒下)

  3.本文多處將魯莊公與曹劌進行對比描寫,請找出其中一例分析這樣寫的好處。(2分)

  答:戰(zhàn)前——魯淺陋; 曹 有遠謀 。 戰(zhàn)時——魯不作調(diào)查,急躁冒進; 曹 實地調(diào)查,抓準(zhǔn)時機。

  戰(zhàn)后——魯 茫然不知 曹細說原委(舉出1例,即得1分)。 通過對比,突出曹劌指揮作戰(zhàn)的軍事才能。(1分)

  4.曹劌的“遠謀”體現(xiàn)在哪里?用自己的話從政治和軍事兩方面簡要說說。(2分)

  答:(1)政治方面:1分。認為取信于民是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

  (2)軍事方面:1分善于把握進攻和追擊的時機。(或:適時出擊,適時追擊)。

  5.讀了這則短文,魯國獲勝給你啟示最深的一點是什么?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簡要談?wù)勀愕目捶ā?不超過30字) (3分)

  答:魯國獲勝的`主要啟示有,獲勝的根本是取信于民,獲得人民的支持;戰(zhàn)爭中要善于分析敵情,把握戰(zhàn)機;統(tǒng)治者應(yīng)善于聽取并采納群眾的意見……(學(xué)生結(jié)合課文任選一個角度,聯(lián)系實際談出看法,言之成理即可,記2分)

  (甲)閱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回答問題。(2分)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溪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1、文章出自于《孟子 告子下》,孟子 儒 家學(xué)派的代表人物。(1分)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2分)

  (1) 苦其心志 (使……痛苦) (2)入則無法家拂士(同“弼” 輔佐)

  (3) 曾益其所不能 (同“增”,增加) (4) 人恒過,然后能改(犯過失)

  3、本文從哪兩方面論證了經(jīng)受磨煉的益處?(2分)

  答:造就人才 治理國家

  4.全文的中心句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或: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作者認為國家長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敵國外患。 (用課文詞語回答) (2分)

  5.孟子在文中列舉了六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強調(diào)了“逆境能成才;現(xiàn)在有人認為“順境也能成才”。對此,你有什么看法,請舉例談?wù)劇#?分)

  答:這是一道開放性試題,無惟一答案。針對其中一個觀點或兩個觀點結(jié)合起來談,言之成理均可。

閱讀理解曹劌論戰(zhàn)7

  閱讀文言文,回答10-14題。(共11分)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偏,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小題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2分)

  (1)犧牲:(2)衡: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2分)

  (1)何以戰(zhàn)?譯文:

  (2)人恒過然后能改。譯文:

  【小題3】.齊魯長勺之戰(zhàn),魯國如果沒有曹劌這樣的'賢士就不會取勝,這個事例恰恰證明了《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的“,,”。(用原句回答)(3分)

  【小題4】.找出【甲】段中集中體現(xiàn)曹劌政治思想的句子,【乙】段中體現(xiàn)文章中心論點的句子,分別抄寫在下面。(2分)

  【小題5】.從【甲】段或【乙】段中,選出你感觸最深的一個句子,談?wù)勀愕睦斫狻#?分)

  答案

  【小題1】(1)犧牲:(祭祀用的)豬牛羊等。(2)衡:通“橫”,梗塞,指不順。

  評分說明:(2分)每小題各1分。

  【小題1】(1)(您)憑借什么作戰(zhàn)?

  (2)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之后才能改正。

  評分說明:(2分)每小題各1分。

  【小題1】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評分說明:(3分)每空各1分。

  【小題1】【甲】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乙】然后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

  評分說明:(2分)每句各1分。

  【小題1】示例:“人恒過然后能改”這句話表明了每個人難免會犯錯誤,當(dāng)我們敢于面對并勇于改正錯誤時,就會不斷進步。

  評分說明:(2分)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閱讀理解曹劌論戰(zhàn)8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1~5 題。(14 分)

  【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 齊 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宋公①與楚人期②戰(zhàn)于泓③之陽,楚人濟④泓而來,有司⑤曰:請迨⑥其未畢濟而擊之。宋公曰:不可。既⑦濟,未畢陳⑧,有司復(fù)曰:請迨其未畢陳而擊之。宋公曰:不可。已陳,然后襄公鼓之,宋師大敗。(節(jié)選自《公羊傳》)

  【注釋】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國國君。 ②期:約定時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濟:過

  河。⑤有司:專門管理某種事情的官,這里指宋國的子魚。⑥迨:趁著。⑦既:盡,完了。⑧陳:通陣, 這里是擺好戰(zhàn)斗隊列的'意思。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2 分)

  ⑴彼竭我盈,故克.之 克:

  ⑵然后襄公 鼓. 之 鼓:

  2.下 列句子中的于與例句中的于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3 分)【 】

  例句: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

  A.駢死于.槽櫪之間(《馬說》)

  B.行者休于.樹(《醉翁亭記》)

  C.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出師表》)

  D.能謗譏于.市朝(《鄒忌諷齊王納諫》)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 分)

  ⑴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譯文:

  ⑵請迨其未畢濟而擊之。

  譯文:

  4.有人說魯莊公鄙,也有人說不鄙。你同意哪種說法?請簡述理由。(3 分)

  答:

  5.閱讀甲乙兩段文字后,你認為宋國大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

  答:

  【答案】

  1.(1)戰(zhàn)勝(攻破) (2)擊鼓進軍(答成擊鼓也算對)

  2.C(ABD 三項均為介出處所,可譯為在;C 項為介出對象,可譯為對)

  13.

  (1)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作起來,第二次擊鼓時士氣就衰減(減弱)了,第三次擊鼓 時士氣就耗盡(枯竭)了。

  (2)請趁著楚軍還沒有全部渡過河的時候就攻打他們。

  4.

  示例一:魯莊公不鄙。(1 分)盡管魯莊公缺乏軍事才能,但他能夠禮賢下士,虛心求 教,聽取正確的意見,最終取得長勺之戰(zhàn)的勝利。因此,魯莊公不鄙。

  示例二:魯莊公鄙。(1 分)戰(zhàn)前不知道如何準(zhǔn)備,臨戰(zhàn)不會正確指揮,戰(zhàn)后不知何 以取勝。因此,魯莊 公鄙。

  5.宋襄公沒有聽取有司的正確意見,沒有把握有利的戰(zhàn)機。

  (答成宋襄公沒有聽取有司的正確意見或宋襄公沒有把握有利的戰(zhàn)機也算對)

閱讀理解曹劌論戰(zhàn)9

  【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褊,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乙】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莊公好力。曹沫為魯將,與齊戰(zhàn),三敗北。魯莊公懼,乃獻遂邑①之地以和,猶復(fù)以為將。

  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②而盟。桓公與莊公既盟于壇上,曹沫執(zhí)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欲?”曹沫曰:“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壇,北面就群臣之位,顏色不變,辭令如故。桓公怒,欲倍③其約。管仲曰:“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桓公乃遂割魯侵地。曹沫三戰(zhàn)所亡地,盡復(fù)予魯。

  【注釋】①遂邑:今山東寧陽縣。②柯:齊邑,今山東陽谷縣阿城鎮(zhèn)。③倍,通“背”,違背,背叛。

  8.下面哪一組句子加點詞的意義相同?(2分)

  9.下面哪一個句子不是倒裝句?(2分)

  A.何以戰(zhàn)?

  B.子將何欲?

  C.何為者也?(《晏子使楚》)

  D.然則何時而樂耶?(《岳陽樓記》)

  l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①以勇力事魯莊公

  ②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

  11.乙文中魯國最終能將“三戰(zhàn)所亡地,盡復(fù)予魯”的'原因是什么?(3分)

  12.結(jié)合甲、乙兩段文字的內(nèi)容,具體說說魯莊公在使用人才方面有什么可取之處。(2分)

  參考答案:

  8.C(2分)

  9.D(2分)

  10.①(曹沫)憑借著勇力侍奉魯莊公。(2分,關(guān)鍵詞“以”、“事”)

  ②齊桓公于是答應(yīng)全部歸還魯國被侵略的土地。(2分,關(guān)鍵詞“乃”、“許”、“盡”、“侵”)

  11.曹沫憑借勇力,以死相脅,逼迫齊桓公答應(yīng)交還失地。齊桓公怕反悔會失信于諸侯,失援于天下,只能實現(xiàn)承諾歸還領(lǐng)土。(3分,寫出一點得1分,寫出兩點得3分)

  12.禮賢下士,能虛心聽取和采納曹劌的建議;寬厚待人,曹沫帶兵與齊交戰(zhàn),連連失敗,導(dǎo)致魯莊公只能割地求和,但是他沒有問罪于曹沫,還是讓他做將領(lǐng)。(2分,要有具體分析)

【閱讀理解曹劌論戰(zhàn)】相關(guān)文章:

《曹劌論戰(zhàn)》改寫06-19

《曹劌論戰(zhàn)》改寫06-19

《曹劌論戰(zhàn)》教學(xué)設(shè)計06-08

《曹劌論戰(zhàn)》人物分析12-09

曹劌論戰(zhàn)原文及翻譯12-29

《曹劌論戰(zhàn)》原文翻譯11-15

《曹劌論戰(zhàn)》原文及譯文01-22

曹劌論戰(zhàn)原文及賞析12-24

《曹劌論戰(zhàn)》文言文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7-29

曹劌論戰(zhàn)之長勺之戰(zhàn)08-1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字幕 | 在线看所有AV的网站 | 亚洲激情乱码网站 | 日日狠狠久久7777偷偷色 |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