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姑搔背的歷史典故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其間戰爭此起彼伏,風云人物層出不窮,局勢跌宕變幻。戰場上的兵戎相見,軍營中的`運籌帷幄,外交場合的謀略交鋒,給我們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詳的歷史典故。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麻姑搔背的歷史典故,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典源出處
晉·葛洪《神仙傳·麻姑》:“漢孝桓帝時,神仙王遠,字方平,降于蔡經家。……如此兩時間,麻姑至矣,來時亦先聞人馬簫鼓聲,既至,從官半于方平。麻姑至,蔡經亦舉家見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許,于頂中作髻,余發垂至腰。……姑欲見蔡經母及婦侄,時弟婦新產數十日,麻姑望見乃知之,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許米,得米便撒之擲地,視其米,皆成真珠矣。方平笑曰:‘姑故年少,吾老矣,了不喜復作此狡獪變化也。’……又麻姑鳥爪,蔡經見之,心中念言: 背大癢時,得此爪以爬背,當佳。方平已知經心中所念,即使人牽鞭之。謂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謂爪可以爬背耶?’但見鞭著經背,亦不見有人持鞭者。方平告經曰:‘吾鞭不可妄得也。’”
釋義用法
傳說仙人王方平與麻姑降于蔡經家,麻姑以米撒地變為珍珠,蔡經見麻姑指甲很長,覺得讓她用指甲搔背很好,即被王方平知道,而鞭打他。后以此典形容仙家變化,也以“搔癢處”指觸到要處,有舒服痛快之感。
用典形式
【仙爪】 宋·張元干:“字中仙爪便搔癢,句里靈犀解辟塵。”
【爬背】 宋·蘇軾:“莫從唐舉問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擲米】 宋·陸游:“初疑天女下散花,復恐麻姑行擲米。”
【噀飯】 唐·元稹:“投壺憐玉女,噀飯笑麻姑。”
【丹化米】 宋·蘇軾:“曾經丹化米,親授棗如瓜。”
【仙人抓】 宋·蘇舜欽:“病膜誰將寶篦刮,癢背恰得仙人抓。”
【仙爪爬】 宋·蘇軾:“頭風已倩檄手愈,背癢卻得仙爪爬。”
【鳥爪仙】 宋·陸游:“招呼方瞳翁,邂逅鳥爪仙。”
【背癢搔】 清·黃遵憲:“絳紗坐帳談名理,勝似麻姑背癢搔。”
【麻姑爪】 宋·蘇轍:“道成若見王方平,背癢莫念麻姑爪。”
【麻姑降】 清·吳偉業:“仙是麻姑降,才非唐舉知。”
【麻姑信】 唐·顧況:“近得麻姑音信否? 潯陽江上不通潮。”元·張昱:“方平自得麻姑信,從此人間見客星。”
【癢處搔】 唐·杜牧:“杜詩韓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搔。”
【粒成珠】 宋·黃庭堅:“少年喜狡獪,叱化粒成珠。”
【方平神鞭】 宋·蘇軾:“檢點凡心早除拂,方平神鞭常使物。”
【麻姑鳥爪】 明·余懷:“待何時倩取,麻姑鳥爪,為余搔背。”
【麻姑搔背】 唐·李白:“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唐·李商隱:“直遣麻姑與搔 背,可能留命待桑田。”
【麻姑搔背的歷史典故】相關文章:
成語歷史典故12-18
來自歷史典故的成語12-17
關于歷史典故的作文素材04-15
古代成語歷史典故成語11-17
關于歷史成語典故(通用17篇)05-22
自強不息的歷史典故作文素材09-22
閉門羹的歷史典故作文素材03-30
古代詩人名家愛樹的歷史典故09-04
麻字謠繞口令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