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列前茅的成語典故
名列前茅這個成語故事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
春秋時代,北方的晉國和南方的楚國,兩個大國爭作霸主,矛盾很尖銳。鄭國是個小國,夾在兩個大國之間,處境十分困難。有一次,楚國發動大軍,侵人鄭國,鄭國軍民堅決抗御,結果還是失敗了。晉國派了大將荀林父為統帥,出兵援鄭,可是還沒有渡過黃河,就得到消息說,鄭國國君已經向楚國屈服,楚軍也已經開始撤走了。荀林父便召集部屬將領,商議對策。荀林父主張,戰事既已結束,楚軍也在撤了,我們就回去算了。另一位大將士會同意統帥的'主張,并且詳細分析了晉、楚雙方的形勢,認為退兵回國是正確的。可是荀林父的副將先教不同意,竟不聽指揮,擅自帶領他的兵馬,渡過黃河,追擊楚軍,終被楚軍打得大敗。
士會分析晉、楚雙方形勢的時候,曾說過“前茅慮無,中權后勁”等語,意思是,楚軍的前鋒戒備森嚴,中軍領導很強,后軍實力也很充足《所以不宜輕敵。
春秋時代,楚國行軍,有人拿著茅當旗子走在隊伍的前面,后指名次列在前面為名列前茅。
【名列前茅的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名列前茅成語05-14
名列前茅成語故事10-30
名列前茅的成語故事07-30
成語典故04-15
成語典故05-22
肝腦涂地成語的典故-成語典故素材12-24
成語歷史典故12-18
沒精打采成語典故07-21
暗度陳倉成語典故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