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文明(2007年浙江卷場外篇)
自詡是一個懷舊的人。
單車,汽車
城市像小學生的作業本,被人胡亂地涂來改去,融合了奇妙的雜亂無章與錦繡繁華。常常騎著單車,享受微風過耳的輕快,享受汗流浹背的愜意,享受急速飛馳的狂妄,享受無拘無束的自由。經過一個個十字路口,在車水馬龍中穿梭;經過一排排房屋店鋪,在鱗次櫛比中遨游;經過一座座建筑工地,在塵土飛揚中放縱;經過一條條林蔭小道,在郁郁蔥蔥中逗留。因為年輕,我不畏懼,有時迷戀過去,偶爾憧憬未來,有時蹉跎光陰,常常口無遮攔。
有一天,忽然發現汽車的數量已經多于單車,它們龐大的身軀占據了每一條街道的中心,它們沖天的尾氣籠罩了每一座城市的上空,我忽然明白過來:稼軒的“寶馬雕車香滿路”已然成為現實時,單車在漸漸離我遠去,一如我騎著單車駛過的歲月,無法收拾,更無法重來。
血緣,金錢
我屬于見錢眼開但不見利忘義的那種類型。往往在各種報刊雜志和電視熒屏上看到五花八門的家庭糾紛案,百分之八九十與錢有關。或者是某某欠某某錢,而兩人是親戚,于是一個想賴賬,一個不依不饒,一來二去鬧上公堂;或者是兩夫妻離婚,為了財產分割問題大打出手;又或者是兒女爭奪父母的遺產。舉不勝舉。
于此我不明白的是:在這些人眼中,難道親情還不如鈔票嗎?古語有云:血濃于水。意即血緣是超越一切的。我可以贊同大義滅親,卻無論如何不敢茍同有錢能使鬼推磨。但凡涉及情感品質問題,金錢一概派不上任何用處。金錢能換來破鏡重圓嗎?不能。金錢能換來死而復生嗎?不能。金錢能換來天長地久嗎?不能。可是,這個挺簡單的道理難住了當今不少人哦。
燒餅,比薩
“開心時刻必勝客”,一則廣告,兩代情結。燒餅攤邊,熱氣陣陣,推著單車的上班族如蜻蜓點水般路過,結束早鍛煉的老人們三三兩兩沿路而坐,7角錢的油條燒餅,生意還不錯。西餐廳里,冷氣襲襲,吮吸著飲料的年輕男女對視著微笑,學生們一邊狼吞虎咽,一邊談笑風生,55元的9寸比薩,生意堪稱火爆。就像被高樓取代的四合小院,被高架取代的小橋流水,現代文明如洪水猛獸一般以風馳電掣的速度吞噬著落后和破舊。無情地吞噬,甚至還沒來得及讓人們回味。現在趕走了過去,又將被未來趕走。傳統在消逝,取而代之的.卻不是本國的文明,是西方的文明;失落的,是我,是和我一樣的國民,是我們用筆尖垂釣一地瘦瘦的憂傷。
懷想天空(2007年江蘇卷)
麥收時節,天空顯得非常的明凈。在黃金麥田上空,偶爾悠然地游過幾朵白云。[寫景簡潔,突現神彩!]
麥收時節,中午常是烈日當空。我們勤勞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勞動。[起筆先點出“烈日”兩次,重復得好!]因為作為農民,這是他們的義務。[說得多么本分!]
我是一個農家子弟。我明白我們鄉下的家長們要靠田地來生活,供我們上學。他們為了子女辛勤地勞動,但沒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聽到他們說:“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們都愿意……”[可憐農家父母心!“搞好”,此詞用得妙,傳神。]
農家子弟努力學習吧!全力以赴吧!我們敬愛的父母為了我們能過上好日子,他們埋頭在烈日當空的麥田里收割麥子。那種滋味,你們體會過嗎?[此處喊“口號”了,但聽來很順耳,很入耳。前兩節,均說“我們”、“他們”,請品味。]
在即將奔赴高考考場的前兩天,我體會到了。又熱又累。當時,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點把麥子割完,到家洗個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個小時。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點多鐘就起了。他臨下地時告訴我說:“你再睡會吧!六點鐘起來做飯,然后洗洗衣服,八點鐘到地里給我送飯。”[全是農家父親的質樸話語,多情而又實在!有幾個家長讓孩子在高考前兩天勞動的?]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學校里起早起慣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鐵盆里。然后,我進入廚房做飯。
我做好飯,洗好衣服。又把湯盛到飯盆里,拿了5個饃,一齊放到籃子里。我趕緊吃過飯。碗都沒涮,便騎車下地了。
當我到地里時,父親已割了七八壟了。他臉上很多汗珠,衣服濕透了。他說:“你來,吃過了嗎?我割光這一壟,再吃……”[白描。父親的言語,平淡中見“濃”!]
大概四五分鐘吧,他割光了。他從籃子里拿出飯盆、饃頭,邊吃邊說:“孩子,你爸沒本事,明天到縣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別緊張……”[這就是當農民的父親,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對“后天”高考的孩子進行的“臨考告誡”!蒼天和大地都在傾聽……]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個多小時麥子。[不愧是農民的孩子!沒有考前煩躁,沒有“營養品”,沒有父母高招“安慰”,只有本本色色的“勞動”!]回到家,我沒有吃飯。洗了個澡,就睡了。[與前文呼應,真是累得癱了!]
現在,我在考場上做題。室內很涼快。[“涼快”二字,極為重要,很沉重!]當考試結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兩小時,來感受那種烈日當空的滋味。[此為一個大大的“亮點”,全文生輝,一切皆活。“懷想”出來了,“天”出來了,比天還“大”的農民出來了,比天還“親”的父親出來了。一切皆在不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