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文言文翻譯有什么技巧?

回答
語文迷問答

2017-05-05

一 文言文直譯的原則——信、達、雅

“信”是忠實于原文的內容和每個句子的含義。

“達”就是翻譯出的現代文表意要明確,語言要通暢。

“雅”就是用簡明、優美、富有文采的現代漢語把原文的內容、形式以及風格準確表達出來。

注釋:“信”,就是譯文要準確表達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遺漏、不增譯。

“達”,就是譯文明白曉暢,符合現代漢語表達要求和習慣,無語病。

“雅”,就是譯文語句規范、得體、生動、優美。

注意:字字落實,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直譯,指譯文要與原文保持對應關系,重要的詞語要相應的落實,要盡力保持原文遣詞造句的特點和相近的表達方式,力求語言風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譯,指著眼于表達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靈活翻譯原文的詞語,靈活處理原文的句子結構。

兩者的關系是,只有在直譯表達不了原文意旨的情況下,才在相關部分輔之以意譯。

二 文言直譯的方法——“九字法”

(一)針對實詞

(1) 留。專有名詞、國號、年號、人名、物名、地名、職稱、器具等,可照錄不翻譯,例如:

a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日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楊、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b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

c 江寧之龍皤,蘇州之鄧尉,杭州之西溪,皆產梅。

d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

(2) 譯。譯出偏義復詞、古今異義詞、活用現象和通假字等文言現象。

a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

b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

c 以旌其所為

d 至莫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

(3) 意。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義,直譯會不明確,應用意譯,例如:

a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b 況草野之無聞者歟?

c 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d 振長策而御宇內。

(二)針對虛詞

(4) 刪。刪去不譯的詞,例如:

a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b 五人者,蓋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c 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

d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三)針對實詞和虛詞

(5) 換。在翻譯時應把文言詞換成現代詞,把單音詞換成雙音詞,例如:

a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為之聲義,斂貲財以送其行,哭聲震動天地。

b 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

c 家有老嫗,嘗居于此。

(6) 選。選用恰當的詞義翻譯,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常見,因此選用恰當的詞義進行翻譯,已成文言文翻譯的難點,例如:

ⅰ 謝:①拒絕 ②感謝 ③凋謝 ④告訴 ⑤道歉 ⑥告別

a、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 )

b、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 ( )

c、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 )

d、噲拜謝,起,立而飲之 ( )

e、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

f、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之主人矣 ( )

ⅱ 何 ①表反問語氣 ②形容詞詞尾 ③表揣測語氣 ④表比較 ⑤表疑問語氣 ⑥介詞

a 兒寒乎?欲食乎? ( )

b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

c 日食飲得無衰乎 ( )

d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 )

e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 ( )

(四)針對文言句式

(7) 補。在翻譯文言文時應補出省略成分,主要是省略句式、內容缺省、例如:

a 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b 幸陛下哀憐,與奴俱行,妾即死無恨!

c 而五人生于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亦曷故哉?

(8) 調。在翻譯時,有些句子的詞序需要調整。(主要針對倒裝句式:謂語前置、定語后置、賓語前置、介賓結構后置等)例如:

a 古之人不余欺也。

b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鐘名,何也?

c 至于今,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道,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

(9) 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譯法,例如:

a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b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

c 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實踐小訓練:

把下面的文言翻譯成現代漢語:

(一)

昔者彌子瑕見愛於衛君。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至刖。既而彌子之母病,人聞,往夜告之,彌子矯駕君車而出。君聞之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而犯刖罪!”與君游果園,彌子食桃而甘,不盡而奉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二)

董叔將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為系援①焉。"他日,董祁②愬于范獻子曰:"不吾敬也。"獻子執而紡③于庭之槐。叔向過之,曰:"子盍為我請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請焉?"[page]

(三)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擴展資料

文言文翻譯技巧:

1、原則:文言文翻譯要求準確達意,必須遵循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隨意地更換。省略現象應該作補充,特殊句式的翻譯也要按照現代漢語的語法規范加以調整,力求通順。

2、標準:信、達、雅。

信:要求準確表達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達:要求明白通順,沒有語病。

雅:要求遣詞造句比較講究,文筆優美富有表現力。

3、方法:增、刪、調、留、換。

增:增加內容,保持句子順暢。

刪:去掉多余、累贅的成分,使句子簡潔。

調:在遇到特殊句式時,需要把句子中的某些語法成分調整位置,更好地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范。

留:對于人名、地名、時間名詞以及專有名詞,一般保留原詞。

換:某些內容損及到整個句子的“雅”時,調換其中沖突的內容。

[例]用現代漢語說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翻譯這個句子的時候,要注意到“物喜”“己悲”的意思,需要添加一些成分,還要注意“以”字的意思。答案應為“不因為外物的好壞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文言文翻譯技巧

文言文翻譯是對學生文言文能力的一種綜合考查。翻譯時需要遵循“信、達、雅”的原則。所謂“信”,就是要忠實于原文,保持原文風格。“達”,就是文句要通順,表達要準確。“雅”,就是文字簡明、優美。中學生在翻譯文言文時應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注意對原文詞語的保留、替換、增補、刪除、調整,下面簡介幾種常用的方法:

一 、保留專有名詞

凡是專用詞語如人名、地名、國名、朝代名、年號、官職名、器具、度量衡名稱等,均保留不譯。例如: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譯為:慶歷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句子中的“慶歷”是年號,“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這些專有名詞不必翻譯,照搬即可。

二、 替換差異詞語

文言句中有些詞語古今差異很大,需要用與之相適應的現代漢語來替換。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用雙音詞替換單音詞。例如:“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五柳先生傳》)譯為:安閑文靜寡言少語,不羨慕榮華利祿。

2、用本字替換通假字,用今詞語替換古詞語。如:“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這里的“知”通“智”。

3、用現代漢語替換古今詞義發生變化的詞。有的詞義擴大:如“江”“河”原專指長江、黃河,后泛指普通的江河;有的詞義縮小:如“妻子”古指妻子和兒女,今專指妻子;有的詞義發生變化:如“犧牲”古指祭祀用的豬牛羊等,今指為正義事業而失去生命。有的詞感情色彩發生變化:如“卑鄙”原指地位低下,今指語言行為等惡劣、不道德。

三、增補省略成份

文言文語言簡潔常有省略,如不補出來會影響語意或不合乎現代漢語語法規范。翻譯時需補出省略的成份,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補出省略的主語。如“未至,道渴而死”(《夸父追日》)譯為:(夸父)還沒到,半路上因口渴而死了。

2、補出省略的'謂語。如“環滁皆山也”(《醉翁亭記》)譯為:環繞滁洲城四周的都(是)山。

3、補出省略的賓語。如“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譯為:便邀請(漁人)到家中,擺酒、殺雞,做好飯菜款待他。

4、補出省略的量詞。如“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口技》)

譯為:撤掉屏風一看,不過是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

5、補出省略的介詞。如“天下苦秦久矣”(《陳涉世家》)譯為:天下的人苦(于)秦王朝的統治已經很久了。

四、刪除無義虛詞,

有些文言虛詞在句中只起語法作用,無實在意義,在翻譯時不必也不能落實,可刪去不譯。主要有以下情況:

1、刪掉句首句尾的語氣詞。如“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譯為:作戰,是靠勇氣的。又如“技亦靈怪矣哉”(《核舟記》)譯為:技藝也真神奇啊!

2、刪掉句中表順接的連詞。如“溫故而知新”(《論語十則》)譯為:溫習學過的知識,可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

3、刪掉只起結構作用的助詞。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譯為:我惟獨喜愛蓮花在污泥中生長卻不受一點污染。

五、 調整特殊語序

由于古今語法的演變,文言文語序和現代漢語的語序不盡相同,翻譯時在做到不失原意的情況下,應按現代漢語的語法習慣適當調整。主要有以下情況:

1、調整主謂倒裝的語序。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譯為:你太不聰明了。

2、調整賓語前置的語序。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譯為: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3、調整定語后置的語序。如“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譯為:是挑選長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4、調整互文見義的語序。如“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譯為:將軍和壯士們出征十年,經歷了很多次戰斗,有的戰死,有的歸來。

總之,翻譯方法的運用不是孤立的,往往是幾種方法的綜合運用。要結合具體的語境,根據表達的需要靈活運用,以達到文言文翻譯的“信達雅”。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一区十区精品 |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专区 | 午夜男女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蜜桃播放 | 婷婷色综合aⅴ视频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