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
我經常聽人們說起睡蓮,卻沒有見過。不知它的花是什么樣的,甚至連它的同族——蓮花開的花是什么樣的也不清楚。
前幾天,我終于有幸在生物園地里看到了它們姐妹倆。
睡蓮和蓮花都種在比較大的花盆里,盆里盛滿了水。
蓮花的葉子都突出在水面上,在那纖細的莖的支持下,在微風中翩翩起舞。葉中襯托著幾朵艷麗的蓮花和花蕾。那蓮花可真綺麗,在花中心,不像平常的花那樣一律是花蕊,而是一個像倒置的圓錐狀的蓮蓬。在蓮蓬上表面有五六個圓圓的小點,蓮蓬里的果實就是蓮子。在蓮蓬下似圓錐頂的部位,才有一圈花蕊。
外面層層的花瓣緊緊地襯托著蓮蓬和花蕊,好似眾星捧月。這些花瓣的形體不同,里面的花瓣比較小而且比較多,大約有三四層。外圍的花瓣層數比較少,但是瓣大,形似剝下的橘皮瓣,都是兩端稍稍緊縮,只是中間比較圓大些。外面的花瓣每片都緊緊地擁著里面的花瓣,似乎是這些花瓣的支持者。雖然內外層花瓣形態不大一樣,但是它們的顏色是一樣的:白中透紅,艷而不妖,清而不素。
睡蓮與蓮花相比差異很大。睡蓮的葉子多是緊貼在水面上,少數的突出水面,但最多不會高出水面一尺,大概是它的莖太嫩了,不足以托起它的葉子的緣故吧。睡蓮的葉子可真特別:比起蓮花的葉子,不僅小而且圓,大約只有碗口那么大,樣子雖酷似蓮花的葉子,卻又不是,因為它的葉子上還有一道開口——從葉的中心開始一直到邊緣。它的花和花蕾與蓮花相比更是相差甚遠。睡蓮的花蕾有些像白玉蘭的花蕾,只是稍微肥大些。睡蓮的花蕾,外面包著一層淺墨綠色的瓣蠟,不像蓮花的花蕾那樣艷麗。睡蓮的花是黃色的,它的花蕊也與眾不同,有四五層,每一層花蕊似一朵平展的海星,從中心向四周伸出許多觸角,觸角的末端都向上稍稍翹起,越下層的觸角翹得越高。睡蓮總是早晨8時開放,晚上17時閉合,第二天早上8點再開放。一朵花能這樣連續開放三四天。大概由于這個緣故,人們才給它取命叫“睡蓮”的吧!這名字實在是再恰當不過的了。
睡蓮雖和蓮花不一樣,但它們還是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它們都屬蓮,都具有蓮的性格: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七月詩情荷花
七月對我來說是期待的,是美麗的,不僅因為七月是暑假的開始,七月也是荷花盛開的季節。
荷花,不比“一卉能熏一室香”的茉莉芬芳;不抵“花影妖嬈各占春”的杏花嫵媚,不想“可曾沾雨露,不改向陽心”的向日葵燦爛。但是,我偏偏喜歡它蘊含的詩情。
白日觀荷,似乎有些平淡直率;霧里觀荷,似乎過于渺茫迷離;清晨觀荷,似乎有些獨酙獨酌的意味;夜晚觀荷,未免過于幽靜。今天,我打算雨中觀荷。
在雨中,我聽到了一支支歡快的樂曲,像小河叮叮咚咚的流淌。今日的西湖真美啊!走進荷花池,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星羅棋布,亭亭玉立得荷花。那荷花粉中透紅,白中映藍,一朵朵是那樣的水靈靈,難怪荷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佳句。
荷花池中的荷花有的含苞待放,像位害羞的少女,臉羞紅得像個紅蘋果,正想找個地方藏起來,善解人意的小雨給她輕輕披上了美麗的面紗,才讓她稍稍心安一點;有的.只開了一半,像個寶寶躺在荷葉媽媽的懷里正在熟睡呢。睡熱了,就掀開頭上的紗巾,露出了胖胖的臉蛋兒;還有的全開了,像一位公主穿著碧綠的裙子正要去參加舞會呢!
再看那荷花下層層疊疊的荷葉似葉葉扁舟漂在水中,微雨里,片片葉兒猶如碧玉盤般,盤里放著許多粒透明的水晶寶石,甚是精致。
雨停了,彩虹出現在天空中,那彩虹好似仙女舞動的綢帶,正要與荷花比美呢!荷花上不知什么時候飛來了幾只蜻蜓,又為這一池秀美添了幾分浪漫。
只是這美麗還不足吸引我,“新鮮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的杏花比她美,“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的海棠比她美。可她們不過是秀花枕頭,不抵荷花骨子里的精神——雖然葉莖上滿是泥沙,她們卻依然那么高傲,周圍的狼藉絲毫掩飾不住她們卓越的風姿。有時我真為她們感到悲哀:別的花大都生長在沃土之上,而此時的她們境遇實在悲慘。但是,我又不禁為她們感到高興:正因如此才有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美譽。
我愛荷花,愛它的出淤泥而不染;愛它的亭亭玉立,迷人芬芳,更愛她淡淡詩意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