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春分的含義是什么?

回答
語文迷問答

2017-02-21

春分的“分”有兩個含義。 一是指“春分秋分,晝夜平分”。春分之日太陽光直射在赤道上,幾乎全球晝夜等長,即白天和夜間的時間相等,都是12小時。此時北極點在經歷了半年的黑夜后,在這一天初見陽光,而相對應的南極點則將在此日告別陽光。春分以后,陽光直射點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白天時間就開始變長,夜間時間變短了,所不同的是南半球則變得晝短夜長。 二是指“季節平分”。若以立春至立夏這段時間作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點,正好平分了春季。從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將其一分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如:2006年春分日距2月4日“立春”中間間隔45天,春分日距5月5日“立夏”中間間隔也剛好是45天。春分亦是傳統節日 我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


擴展資料

春天來了~~~明顯的季節區別~ 春分,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這時太陽到達黃經0°。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我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后,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出閃電。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古時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20日-22日)交節,農歷日期不固定,這時太陽到達黃經春分0°。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另《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有《明史·歷一》說:“分者,黃赤相交之點,太陽行至此,乃晝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便是說春分日后,燕子便從南方飛來了,下雨時天空便要打雷并發出閃電。春分在中國古歷中的記載為:“春分前三日,太陽入赤道內”。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天天 | 婷婷色六月综合缴情 | 亚洲国内偷拍福利 |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 午夜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合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