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來到了.為了看月出,傍晚的時候我早早的出去,等著月出.
這時,天色逐漸暗下來了,大地籠罩著一片朦朧的夜色.月亮姑娘悄悄地露出了那圓圓的笑臉,俯視著遼闊的大地.村莊、山川、田野,好象一座逼真的玉雕,莊嚴而美麗.
奔騰一天的小河,在皎潔的月光下慢慢的流淌.晚風吹來,波光粼粼,就像無數小魚在水面追逐、跳躍.河邊沙灘上有許多人在那里乘涼,輕松而閑適.連歌聲、笑聲、說話聲也像月亮那樣輕柔、和諧.
月亮越升越高,已經爬上了大樓頂.她俯視大地,把光輝揮灑.皓月當空,我瞇起了雙眼,確確實實看到了明月高懸中模模糊糊的景物.是山?是水?是天空?是云霧?還是我的影子?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雖然我不是第一個見到月亮的人,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月亮的無私,月亮的默默奉獻,還有她那促使人類不斷進行探索的神秘感,.也許,月亮上的黑點是蘊藏著寶藏的山脈,正等待著我們去開發.
啊,月亮你是一條淙淙的溪流,時時刻刻為人們送去情感的活水,你是歷代文人溺愛的孩子,使他們的文字千百年來一直年輕、燦爛.你伴隨人類走過了漫長的歲月,滄海桑田,高山平地.你豐富的閱歷,你的`飽含風霜之美,使世人永遠有如面對得道的高僧--可望而不可及.你的純潔、永恒、神秘永遠得寵于時空的長河,贏得世人無限的眷戀與贊美.
“彎彎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大家都應該還記得這首童謠吧!沒錯這首童謠就是形容我們美麗的月亮。
柔和似絮,輕均如絹的浮云,簇擁著盈盈的皓月冉冉上升,清輝把周圍映成一輪彩色的光圈,有深而淺,若有若無。不像晚霞那樣濃艷,因而更顯得素雅,沒有夕照那樣燦爛,只給你點淡淡的喜悅,一點淡淡的哀愁。
月亮里有我們每個人所留念的故鄉,不論你身在何處,飄零何方。于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于是,杜甫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于是,張九齡言: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大地上,給大地披上銀灰色的紗裙。她穿著素白色的衣衫,嫻靜而安詳,溫柔而的大方。她那玉盤思的臉。透過柳梢。留下溫和的笑容。
啊!這就是那種夢幻般的美嗎?
月亮里有無盡的美麗,帶著她那如花的笑靨。于是有了“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有了“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有了“煙籠寒水籠沙,夜泊秦淮酒家”;有了“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每個人的心中一定都有屬于自己的月亮,我心中也有,它在我心中是高貴優雅的
啊!美麗的月亮,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