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類的東西,最重要的在于記憶和理解。它們包含許多的知識點,同時有很多東西需要一種對語言的感覺,是一種感受、品味的過程,需要日積月累、逐漸提高。就拿語文來說,沒有長時間的基礎知識堆積想短時間內提高成績著實不易。但在某種程度上,學習方法比學習時間更重要。在高考之前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提語文分數還是很有希望的。
首先,基礎知識點(選擇、填空題型)。基礎知識點包括語文的字音、字形、成語、熟語、文言實詞和虛詞,以及文學常識和名篇名句等,這些知識點數量龐大,雖然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但你可以在短時間內化整為零,逐個去解決。方法很簡單,準備一個筆記本,把不熟悉的字詞記錄下來;然后利用高考前的點滴時間來記憶,比如飯后的五分鐘,睡覺前的十分鐘等等。熟悉的東西一筆帶過,不熟悉的詳細的記錄下來,對于易錯的地方要做好標記,早晚溫習3次。此外,在記憶時,要一邊動口,一邊動手,一邊讀,一邊寫,才能使記憶更加深刻。
其次,整篇的文章(閱讀鑒賞題型)。包括語文的詩歌鑒賞、現代文閱讀。讀一篇文章,一定要學會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所傳達的信息。而這一點需要從現在做起,抓住這最后的1個多月的時間。在接下下來的學習中,建議大家做以下工作:??
1、通過課堂,落實具體的知識點?
在總復習的課堂上,首先要跟隨老師去分析文章的思路,通過一篇文章學會把握一類文章。比如在一模中考到了魯迅的幾篇小說,通過老師課堂上的講解,你應該能簡單地分析其他的小說。二模中考到了陶淵明的詩歌,那么解析后你對類似詩歌的思想感情也應該可以把握。另外老師在復習課上對某一篇文章所講的往往都是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和難點。比如一首詩歌中環境描寫的方式和作用,一篇閱讀文章的重要知識點等等。它們往往是實實在在的內容,可以落實為文字性的.東西,需要自己去記錄和掌握。?
2、多做習題,訓練答題技巧?
語文的閱讀題都需要一次性理清文章的思路,抓住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做題的技巧,也是關鍵。語文的現代文閱讀題一般是按照文章的思路來安排的:第一題常常是關于文章開頭的問題,往后會依次問到文章的中間段或者結尾,最后的題目則一般需要你從整篇文章的角度來回答。每年的高考基本都是按照這樣的順序來設問的。所以當你找不到答案時,可以按這個思路來思考問題。
此外,所有的問題一般都是從文章內容、結構、語言、主旨這幾個方面來提問和回答的,特別是一些題目問到“有什么好處或作用”時,這幾個方面一定要考慮。還有一點,組織語言做答時,有這樣一個基本的形式:先答理論的標簽,然后結合文章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分析。比如,詩歌鑒賞題中回答關于藝術手法的問題,你先應該說明用了何種藝術手法,然后說明它的作用和好處,然后就具體的詩句做分析。這樣的回答才算完整。在復習的時候,應該有意識地總結這樣的“標簽”,例如開頭和結尾的作用,比喻和擬人的作用等等。這些對答題都有好處。
閱讀鑒賞題往往有答題的套路,總的復習時要抓住各種輔導教材的解析思路,找出規律并不斷完善,尋找各類題型最優的答題模式,縱使考試題目千變萬化,依舊可以順藤摸瓜。
再次,作文復習?
作文是一個人語文能力的集中體現,所以作文在語文考試中所占分值很大,以至于沒有人敢不重視它。但是,要復習好,需要技巧。
1、要突破審題關,不論作文寫得如何好,寫偏題目就得分低。對于審題,在復習語文時一定要每星期審四至五篇題目,然后列提綱,給老師看,然后檢查出自己哪出了問題。這樣訓練幾次,審題就顯得不那么困難了。
2、要突破材料關,材料充實是高考作文高分必備。一般議論文起碼要有兩三個例子做論證,最好一古一今,一正一反,而且要銜接恰當。高考前最好找十幾個典型人物的例子去背熟,這樣往哪種作文題材套都行。
3、要突破結構關,一般總分總結構用的比較多。開頭用排比論證,這樣氣勢夠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結尾也要寫得漂亮,這樣給評卷老師留下好的印象。
4、要過書法關,高考作文不是書法大賽,但是一樣要求寫作工整,建議大家在考試寫作時一定要做到字字勻稱,不一定要寫得很漂亮,只是不要拖泥帶水、龍飛鳳舞的看不清,標準的漢語字體就行了。
最后,重視最后一輪復習?
最后一輪復習的成果如何將直接關系到高考語文成績的好壞,所以不管之前成績如何,最后一輪復習都必須重視,當然對最后一輪的復習就不要再糾結于字詞等基礎知識了,將復習重心轉向對高考核熱心考點和熱門題型才是關鍵,對于在最后一次模擬考試中語文成績還差強人意的考生,掌握了今年的語文命題風向標和核心考點,就等于抓住了提分的最后一道救命稻草,就像《藝術生文化課核心考點解析》里提到的每年高考語文考點總數只有40個,而每年的必考點就占了13個;而這些必考點每年都是換湯不換藥,反反復復的考。考生只要在考試前的最后一輪復習中抓住這13個必考點,快速提分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