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共373句,是中國第一首由詩人自己創作的獨立完成的帶有自傳性質的長篇抒情詩。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長的抒情詩。下面為大家帶來了離騷是什么詩?歡迎大家參考!
離騷是什么詩
抒情詩
創作背景
關于《離騷》的創作年代,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里說:“屈原放逐,著《離騷》。”據此則當作于屈原放逐后。今人對此說法不一,有說作于楚懷王時屈原被疏遠后,還是作于楚頃襄王時屈原被流放后,有說作于懷王末頃襄王初,有說始作于懷王時而成于頃襄王初,迄無定論。寫作時間當在秋天。
關于《離騷》的創作緣由,司馬遷在《史記·屈原列傳》中引劉安《離騷傳》說:“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又說:“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屈原的`“憂愁幽思”和怨憤,是和楚國的政治現實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離騷》就是他根據楚國的政治現實和自己的不平遭遇,“發憤以抒情”而創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詩。由于其中曲折盡情地抒寫了詩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歷程的形象記錄,稱它為詩人的自敘傳。
作者簡介
屈原,戰國末期楚國詩人。名平,字原。出身楚國貴族。初輔佐懷王,曾任左徒、三閭大夫。后遭讒害而去職。頃襄王時被逐,長期流浪沅湘流域。后因郢都為秦兵攻破,遂投汨羅江而亡。劉向輯《楚辭》收錄其作品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