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捉“老鼠”
作者:福建 楊 莉
下午最后一節是課外活動。(交代)
老師把我們四十多名同學帶到操場,告訴我們這節課做“貓捉老鼠”的游戲。我們高興得跳了起來。老師讓我們排成一個圓圈兒。兩手側平舉,手扣手地挽成一個大圓圈兒。比賽規則是:一人當“貓”,一個人當“老鼠”,在兩圈內,捉住“老鼠”為贏,否則算輸,輸了要答題。(點明游戲名稱、規則及玩法。)
游戲開始了。第一輪是調皮的小亮當“老鼠”,李曉紅當“貓”。 只見“貓”和“老鼠”都躬著腰,左手撐著膝蓋,右手向前伸著,像在摸索什么似的。機靈的小亮探頭探腦,躲躲閃閃,一內一外地竄進竄出,嘴里偶爾還發出“吱吱”的叫聲,活像一只老鼠。而李曉紅在后面一聲小跑,緊追不舍。(角色的動作描寫有聲有色,突出了趣味性。)我們牽著手,一齊唱啦啦詞:“小老鼠,真討厭,要想捉住你,轉眼就不見。”“老鼠”鉆進鉆出,“貓”則緊追不舍,越追越緊張。我們的手拉得更緊,啦啦詞也越唱越響亮。(場面描寫,烘托氣氛。)
追呀,追呀“老鼠”貪玩,精力不集中,“貓”一撲而上,捉住了“老鼠”,“貓”贏了!
圓圈中,事先準備好了一疊題單。“貓”拿起一張由“老鼠”來完成。第一個題目是:朗讀《亡羊補牢》。平常,小亮的朗讀能力較差,我真替他捏把汗。可真沒想到,他今天卻讀得非常流利,還很有感情。(照應前文,印證游戲規則。)尤其是他最后那句“我也要去補牢了”的`話和扮的那個鬼臉兒,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激發情趣,渲染氣氛。)
游戲結束了,大家還沉浸在歡樂之中,“小老鼠,真討厭......”仍蕩漾在我的腦海里。(余興未盡,抒發感情。)
總評:習作通過人物角色動作及場面描寫,把游戲過程寫得具體生動。做到了點面結合,既烘托了氣氛,又顯示了童趣,使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133
求關于小學生集體活動的作文?
回答
語文迷問答
2016-01-15
課外活動
下課鈴響了,同學們快步走出教室,到操場上參加自己喜歡的課間活動。校園里頓時沸騰起來。
校園的西面,有四個籃球架。籃架的旁邊坐著一些同學,不時傳來喝彩聲和歡笑聲。瞧,籃球小將們打得多起勁啊!就一分決定輸贏,可是常常打好長時間還不分勝負。
籃架的東面,也圍了一些同學。他們在跳繩。一個同學剛剛停下來,另一個同學連忙接上他,繼續跳。
踢足球的同學玩得最有勁。兩面傳球的同學密切合作,不讓另一隊的同學搶到球。球從空中飛過來了,一個同學來了個臨空飛射,把球踢進了另一隊的球門。“噢!我們贏了。”獲勝的隊員歡呼起來。
我們的課外活動真是豐富多彩。有的跳橡皮筋,有的踢毽子,有的跑步。最有趣的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他們在大哥哥大姐姐的帶領下,在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呢!
擴展資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