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讀過余光中的一首詩《所謂永恒》:說是有一座不夜城,野花綻蕊迸放的千燈,邊界一過赫然就在望,從不可逼視的中央廣場,迎面激射而來的那路,原來是一道光!至此,覺得“永恒”二字變得渺遠起來,那永恒之光,如此沉默!在沉默之中它必然要爆發吧, 想大概是這樣的。
而“流行”呢?, 想莫非是COCO CHANEL的花呢夾克,BURBERRY的格子風衣,PRADA的浪漫蕾絲;再就是剪著服帖男仔頭,短短前劉海,掀起一股PIXIECUT的奧黛麗赫本?吊膊白裙翻飛起舞,她驚笑,試著用手臂壓住裙角的瑪麗蓮夢露?還有呢?“流行”就是哼著周杰倫的歌,跳著街舞,手里拿著IPON的時尚弄潮兒嗎?
想:是流行成為經典,經典才鑄就了永恒。
而就在今年——2008, 欣喜的看到了流行與永恒的完美結合。
OLYMPIC,這個承載著人類激情和夢想的奇跡——在北京,在2008,譜寫了屬于奧林匹克的——流行史詩。
以全新理念為依托的北京奧運,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從"鳥巢"大跨度鋼結構應用技術、閃耀科幻色彩的"水立方"膜結構和膜材料技術,到奧運歷史上第一次在電視轉播中采用的中英雙語同時顯現技術再到"穿梭巴士",綠色車隊","零排放"等,無不讓 們看到了一個愈發“科技”“綠色”的北京。
至此,“流行”似乎也變得深刻起來,注重了它本身的現實性——流行突出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和文化背景,而現在 們所需要的流行得與"和諧,科技,綠色"相關吧。
作為萬眾矚目的焦點,“鳥巢”成為北京青春吶喊的最強音,成為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想要成為全球都市欲望的投射和反應。與貝聿銘在盧浮宮設計的玻璃建筑一樣,“鳥巢”也在顛覆傳統中向大眾傳遞著一種流行的氣息,并努力使之成為永恒。用北京大學張頤武教授的話來說,“鳥巢”從拓撲學上賦予北京舊有的城市空間一個很大的彎度。成為了北京的流行風向標,在精神上帶來了一個煥然一新的北京。
再者說到本屆奧運會開閉幕式,它無疑是精彩而浪漫的,足以讓每個國人都為之震驚---
人們沒有忘記——畫卷展開,千山萬水,筆墨紙硯,如花美眷。墨色的隨意鋪陳,青磚石瓦的安然恬靜倏然綻放;舞者的旋轉跳躍,飛天禮花的氣勢恢宏頃刻涌來;夜空的斑斕表情,世界北京的欣喜若狂不能停息...人們沒有忘記——RAIN,王力宏的勁歌熱舞,抽象派的“暴走族”在奧運會上的`精彩表演 ……人們沒有忘記……隨著數千個活字印刷板的浮動,呈現在世人面前的“和”字出現時,這一刻,世界終于讀懂了張藝謀所迫切希望表達的和諧意愿,讀懂了日益強大的中國所時刻銘記的和平承諾。終于讀懂了流行只是永恒的一種表現,而永恒就是流行的內在!
橄欖枝的顏色永遠與希望相連,靜謐永恒的奧林匹克圣火啊,時間在這里似乎也失去了魔力。那紅色的裙裝透露出充滿激情的運動時尚態度,絢爛色彩的拼接如同馬蒂斯的剪紙給人最直接的視覺沖擊。當和平鴿在鳥巢展翅,當畫卷從大地上升起,當五環閃耀夜空時……人們似乎真的看到了流行與永恒的完美結合——流行不限于當下,經典非在既往!
高中作文:論流行和永恒
2016-01-15
論流行與永恒
《辭海》中對“流行”的解釋是:廣泛傳布,盛行;對“永恒”的解釋是:永遠不變。這樣看來,流行于永恒并無關系,但是事實它們是存在關系的。
“流行”與我們的生活是并步而行的,生活在日日變化,“流行”也在不斷地變化,今日流行的東西明日就有可能成為過時貨。這就談到流行的持久性問題了,流行能不能成為永恒呢?回答是肯定的。試問哪一樣永恒的東西沒有它流行的時候?漢時賦、唐時詩、宋時詞、元時曲、清時京劇······哪一個不是在特定的時代里流行了一段時間后成為“永恒”的呢?但是并不是所有流行過的東西都能成為“永恒”的。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最博學的人,他在很多領域中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認為力是維持運動狀態的因素,這一觀點在當時甚至是以后的十幾個世紀都是非常流行的。可是,它沒有成為“永恒”,因為它是錯誤的,歷史發展的趨勢迫使它只能在那個實踐水平有限的年代里流行。伽利略之后,它便成為過時、荒謬 的理論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陸王心學、地心說、鬼神論等皆是這種情況。
所以,永恒的東西一定流行過,而流行過的東西就不一定會成為永恒了。
“流行”與“永恒”的先后問題又是怎樣的呢?上面說永恒的東西一定流行過,而流行過的東西不一定能成為永恒,這樣看來,“流行”應先于“永恒”。但是我們只能說一部分是這樣的,并非所有東西都是這樣的。“永恒”也可以在“流行”之前的。還拿力與運動狀態的關系來說,伽利略通過實驗證明力不是維持運動狀態的因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因素。這一正確的觀點在當時不僅沒有得到廣泛傳布,反而遭到了教會的排斥,伽利略本人也不幸被教會迫害。直到后來,他的觀點才得到人們的認可。伽利略的觀點是永恒的,但它剛開始時并沒有流行。相似的還有哥白尼的日心說 。
所以,“流行”與“永恒”誰先誰后的問題 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可盲目判斷。
說一事物是流行的,那么它就有可能成為永恒的,也有可能被人所遺忘甚至拋棄。但是它在一定環境下是有價值的,只是這個價值存在的長久問題不同罷了。今天發明的玩具明天可能就呆在垃圾桶中了,因為它已經過時了,而又成不了永恒,所以垃圾桶是它最好的歸宿。
說一事物是永恒的,那么它必然有其長久存在的價值。雖然民歌沒有流行歌那么受歡迎,但它一個曲調唱了幾千年也唱不厭,因為它其中蘊含著民族文化的精華,有幾首流行歌能達到這種水平呢?
舉目看看我們今天的社會,流行的東西何止一樣十樣百樣千萬樣?但這其中能成為永恒的又能有多少?少之又少!為什么呢?這是值得我們去深深反思的問題。說到底還是因為現在的大部分流行物禁不住歷史與實踐的檢驗。許多流行物都是虛幻浮華的,而真正實質性的東西卻被我們束之高閣了。很少有人能將它拿出來擺在時代的舞臺上,讓這永恒的東西也永遠流行。
這是何等的悲哀呀!